原始出處:為什麼我們反對一綱一本?

[摘錄]

(一)

例如台灣地位是開羅會議決定?還是舊金山和約認可?這樣的解釋權,在戒嚴時期部編本的時代,只能有開羅會議一解。解嚴後,人人有解釋權,不只歷史學者,而是所有學者;不只媒體記者有詮釋權,社會大眾也有,真是百家爭鳴,恰合民主精神。

這就是歷史的真相,真相是複雜的。

(二)

台灣基於對「公平」的強烈癖好,不能出問答題,理由是不公平或考生太多改不完,於是只好在選擇題裡袖乾坤。但經過精心設計,也能考出概念題,不管讀哪一版本都會,或是沒有一個版本寫過,必須融會貫通才會寫這樣的應用題。

許多參考書或測驗卷,為了增加篇幅,提升價錢,每一小節出三、四十題,出題必然瑣碎,好題不易多。

(三)

老師如何指導學生閱讀?教科書是最初的文本,對程度較不足的孩子,請他課堂上閱讀,並練習找出哪一句你覺得最重要?程度中等的孩子,則請他換句話說;程度更高的孩子,當然是提供更多經典書籍,這就是因材施教。

是人使制度變質。改人心比改制度花時間。

[心得]

我覺得關鍵還是在老師們…期中考題不落入瑣碎、教學不淪為填鴨式,平常在學校裡的考試能反映出這種學習的效果,才能讓學生與家長有信心、將教育導向更正確的方向啊。學生和家長,畢竟多半是盲目徬徨的啊@@